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1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赏月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中秋节的来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由来之一:“嫦娥奔月”说,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昔日嫦娥一西王母的不死药以服之,遂奔月为月精。人们对嫦娥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开始将八月十五日夜的赏月改称为祭月,期盼嫦娥回归人间。
中秋节的由来之二:“时令节气”说,近人考证,“中秋”一词,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
中秋节的赏月习俗
1、在古代,由于北京,广东和江浙这三个地方相隔比较远,而且各地的信息交流比较不便,导致三地过中秋节的习俗都有比较大的不一样,但是现在虽然三地的距离没有,但是信息交流比较发达,各地过节的时候都是取长补短,目的就让家人更加开心,所以三个地方过节的系习俗都变得差不多。团聚和欢乐始终是他们的核心。
2、三地赏月时候,都喜欢登楼吃东西。广东人比较喜欢一般登楼看月,一边吃东西庆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这么一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3、三地赏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人多热闹的地方,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是人月两团圆的好日子,赏月必不可少。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北京人喜欢一边看电视里面的中秋节目,一边赏月,北京人也喜欢到街上去趁热闹,选择一个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又能和其他人同乐的地方。
4、三地赏月的时候都喜欢选择有寓意的食物。例如苹果寓意平安,月饼寓意人月团圆。江浙人赏月时候主要以吃东西为主,一边看着月亮,一边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是主角,让家人人月团圆。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2这个中秋节,月亮还是那么亮16岁时,我的家人回到我祖母家庆祝中秋节,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我们坐火车回家了。我一路上都很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到达车站时,我的祖父母早早地在车站等候。
我扑进祖母的怀里,要求她温暖而寒冷。当我到家时,食物已经准备好了。有玉米果冻、豆腐、豆腐花和肉末……这些都是我家乡的特色菜。豆腐和凉粉都是用石磨磨成的。它们是自己制造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它,它的味道比我买的要好。第二天是中秋节。我起得很早,大人已经很忙了。米饭和水在一个大铁锅里煮。奶奶一直用铲子铲东西。母亲把火烧得很旺。过了一会儿,水烧开了,然后水和米饭被过滤,米饭被倒进一个木蒸笼里蒸。外面更热闹了,二叔围着石窝,一手拿着棍子,一上一下不停地在石窝里打饭团玩了一会儿后,他们被配以木棍把饭团翻过来,然后继续玩,嘴里有节奏地喊着:“嘿!嗨!”这确实是一项体力工作。一群孩子兴高采烈,眼睛直盯着石窝。不一会儿,米饭就变成了粘糊糊的面团。两个叔叔从石窝里拿出一个"大球",把它放进奶奶的盆子里。“好吧!你可以吃!”我闻到一股强烈的香味。我的母亲和祖母端着一个热气腾腾的木蒸笼,揭开盖子,把里面的东西一起倒进石窝,看到了我困惑的表情。奶奶说:“这叫大紫吧,是用糯米做的。我们每年中秋节都吃糯米饭,这是这里的传统。”一年中的这一天从早上5点到中午,因为有很多家庭。“那两个‘大力士’重复了刚才的动作,和我奶奶说笑,不一会儿我们一家人就准备好了。奶奶给了这两个人两大组作为感谢。
当回到家,奶奶很快在每个碗里挤了三个面团球,倒了红糖、花生和奶奶自己做的黑芝麻。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开心地笑着。我甚至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在城里吃的月饼。我很难和这个蛋糕相比。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也是我吃过的最有意义的中秋节!今天是中秋节,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我父亲从小就告诉我,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传统的中秋节。那天的月亮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圆更亮。那天晚上,人们会像明月一样仰望天空,希望家庭团聚与和平。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3又到中秋。当炎热的夏季在备受煎熬的人们的企盼中渐渐消退的时候,当如火的骄阳拖着灼人的“裙带”恋恋南归的时候,秋天就这样来了。而今年的中秋更是特别,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和中国57周年的华诞,齐聚在这秋风送爽、万家团圆的假期里。
赏月、吟诗、品酒、尝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内容,吴刚伐桂,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美丽的传说──浓厚的东方文化,温馨的东方情怀在中秋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忙碌的现代人虽然改变了许多习惯,可是中秋情结在华夏儿女的骨子里,还是深深地扎下了根。
而厦门的中秋,绝对是全国最好玩、最温馨的中秋──这一切,都得益于一项独特的活动:博饼。“博饼”是厦门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俗称“博状元”,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的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乒――乓――”“啊,诗寒,你好厉害啊,又一个状元……”“真的,来,我们握一下手……”“……”听,我家可真热闹啊,清脆的骰子声交加着欢快的尖叫声充满了我家,我们10位同学围坐在我家的餐桌前,桌中置一大瓷碗,碗中六颗骰子。大家轮流掷骰子,按照骰子的花色赢取“秀才”到“状元”的各种奖品。叮当作响的骰子声中诗寒首先博出状元,佳琪不甘示弱,紧接着博出了“五子登科”,状元郎相继产生,大家兴奋的欢呼声在我家传播,博得多的,喜出望外;少一点的,自得其乐,不亦乐乎;给美丽的我家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同学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爸爸妈妈微笑而又慈祥、满足地望着我们这一群happybaby,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特别的温馨。月圆之日,骰子在鸿运溜金碗里清脆响动,无限的富贵与吉祥亦随之转动,幸福,就这样轻轻的来到身边……
明年的中秋,我们已经各奔前程,月圆是否人团圆?愿大家永远快乐!友谊长存!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人们将中秋节赋予美好 ……此处隐藏3885个字……在异乡为异客”呀!
香港今夜的月亮也这么又圆又亮么?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9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如果不知道就听我说说吧!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今天是中秋节,晚上我们一家人到露台上去赏月。我们刚到楼上就被一股强光给刺了眼睛,我想:莫非太阳出来了?不,一定不是,现在是晚上,不可能有太阳的。我睁开眼一看,原来天上有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呀!在仔细一看,好像不是呀,原来是月亮!(真像月饼,可能是我闻到月饼的味道了吧!)我们搬出了坐垫坐到了地上。看着圆圆的月亮,吃着圆圆的月饼,甜在嘴里、美在心里,舒服极了!
妈妈也在看着月亮,她边看边问我们:“你们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想:妈妈还想考我呢!嘿嘿!她还不知道,我也是有备而来赏月呀!上午我就做足了中秋节的功课,现在我可要露一手了!我决不能让她小瞧我!于是我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于是有一个叫后羿的人把天上的九个太阳都射掉了,留了一个太阳,救了那些老百姓。后羿也和一个叫嫦娥的人结了婚。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然后就有很多人来向他拜师学艺。心怀鬼胎的人也混了进来。有一天,后羿得到了一个长生不老药,他和嫦娥都舍不得吃,就交给嫦娥保管着。那个心怀鬼胎的徒弟知道了这件事,就在一次练武中偷偷装病,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不给。最后,嫦娥为了保护长生不老药,自己把长生不老药吃了,飞上了月亮,做了神仙。”
讲完以后,妈妈对我刮目相看。“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故事的呀?不简单呀!”妈妈看着我问道。我仰起头,看着月亮,逗她道:“嘻嘻,这都是月亮告诉我的!”
我们说笑着又把目光转向了明月。又看见月亮上好像有些东西,我说,月亮上怎么有一个小人在扇扇子呢?妈妈说:“不是的,我看像一个桂花树下面有一个采药人在采药呢!”“不是吧,应该是一个人在床上休息呢!”爸爸又插嘴。于是我们在月光的照耀下开心的笑了!
此时,嫦娥一定也不寂寞了,有这么多的人在陪她,有这么多的人在仰望着她。你看,她正在在广寒宫里开心的笑呢!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0“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
古往今来,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里,留有不少“月饼诗”。苏东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月饼因其香甜可口,就很受人喜爱。其实,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
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咏月饼》诗对饼师精工制作月饼有这种描绘:“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从诗中我们不仅知道了做月饼的工序,还可看出古代中秋节就形成了互赠月饼的习俗。在福建等一些地方,凡当外祖父或舅父母的,中秋节要给外孙子、外孙女或外甥送月饼。对此,施景琛的《中秋词》咏道:“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月饼真正的起因,应当在于我国古老质朴的“尝新”风。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古代的人们用新谷物、果子做一些新鲜可口的食品尝新,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一首《淞南乐府》便描绘了这一情景:“淞南好,时物存秋香。月饼饱装枣肉馅,甜果新谷渐登场。”这不仅是对劳动成果的品尝,更是对来年丰收的祝愿。
到了明代,月饼的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时月饼上已经出现了“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其设计之精美、构图之巧妙、花纹之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既体现出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又反映了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彭蕴章《幽州土风俗》赞月饼曰:“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可见心灵手巧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了。随着时代的推移,月饼的馅儿也更加讲究起来。杨光辅在《凇南采府》中有诗为证:“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由此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和今天的颇有些类似了。
中秋月夜,合家团聚,纳凉赏月,尝饼品诗,戏饼作乐,的确是雅致非凡,别有情趣!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1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之夜无疑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日子,有多少在外漂泊的游子在这一天都敛起心神,就算他们不能回家也会凝望月光以寄哀思,的确,月亮就像黑夜的太阳为迷惘的心灵照亮回家的路。是他,用他的魔法唤醒了沉迷于尘世的一颗颗的心,唤醒了对‘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愧疚,唤醒了人们出生般的单纯无暇;是他,用他无私的爱洗涤了这被杂欲所覆盖的世界,用他的银色光束为游子与家人搭起了相思的鹊桥。
圆圆的月亮,单纯的颜色,在这漆黑的天空纵然没有星星的陪伴也不会孤单,因为有一颗颗游子的心再陪他在这浩瀚的宇宙穿梭着,然而,调皮的小星星也不会抛弃他独自过这个佳节,他们调皮的在他的周围跳动着就连小孩也以为这是他们在眨眼睛,小星星的举动其实是怕他孤单罢了,谁都只欣赏月圆但月圆的时候怕是很少,谁又会静下心来看一看残月,悲伤的思绪在脑海徘徊,苦笑一声谁会在你失败时在你身边,不计利益的在你身边安慰你,鼓励你,怕是只有与你血脉相连的父母,然而,你在父母身边的时候寥寥无几,你在求学的路上埋葬了青春,在职场上埋葬了单纯,在自己的固执上埋葬了本该属于父母的温顺。蓦然回首,你看见了“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的付出,你看见了本该不属于父母的那一头白发,丝丝白发似皎洁的月光将你的心狠狠的凌迟着,中秋之夜,月亮他给了你一个救赎的机会。用心回报,用心体味这得来不易的团圆。
中秋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无外乎嘘寒问暖显然这对于我们会感到反感,但仔细想想这些话又会有那些人对我们说呢?仔细听,关怀之情尽在字里行间流露,回首已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成长的道路上当然少不了坎坷,但有了家人的安慰和帮助,就都就变成了浮云,就如鲁迅所说“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世间的爱也是用心体会才会有的…
曾经会问自己为什莫父母不能伴自己终身,伴自己一起走本该属于家人的‘和谐路’,为什莫不能和自己执手到最后,最后才发现这是不可能,才发现唯有心伤在怎摸掩饰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浮出脑海,也许陪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会越来越少但心却是在不知不觉间紧紧相依。
中秋之夜虽短,但却无法割断心心相连;中秋之夜虽长,但却浓不过心中的爱;中秋之夜,用心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