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莞草手工编织

时间:2024-07-02 23:33:13
广东莞草手工编织

广东莞草手工编织

在东莞市东城区柏洲边出土的战国墓砖,上有清楚的席纹,工整细致,显示东莞草席历史的悠久、工艺技术的高超;在距今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座席,历史学家就清晰地考证注明“莞席,以麻线为经,莞草为纬编成,素娟包缘”的字样,这表明东莞的草织品在汉朝已经受到了王室的青睐;又据《宋起居注》载:“广州刺史韦朗,作白莞席三百二十领。”这说明在我国南北朝的刘宋时期(420—479),东莞人已大量生产草席。

东莞的草织品可以分为水草类、草绳类、草辫类、绳席类、辫席类、草席类。,主要分布在东莞厚街镇、道滘镇、虎门镇、莞城、望牛墩等五个镇区,尤以厚街镇草席为主要产区。这些地区,优质莞草、草织品产量高,出口很畅销。在上世纪80年代前,在广东出口产品中,东莞草织品不逊于蚕丝,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莞草编织品以生产床席和地席的草席类为主,在东莞草织史上,曾经以厚街涌口村的五昌生产的街市席(即床席)久负盛名。因此,以草席编织工艺为例,其一般工序包括:挑草(挑水草)、染水草、晾晒、行绠、晾晒、剪席、拍席、捅(统)席九部分。以芥黄席为例,其制法是:先把水草挑净(除焦尾,去幼小),水浸一昼夜,脱胶晒干,精选德国进口芥黄粉染色,后用粗麻绠织成。其特点是经过染色等加工后,在阴雨天无发霉,耐用不褪色。因芥黄席制作精良,花样新颖,中外有名。因芥黄席制作精良,花样新颖,深受人民的喜爱,买两张皇后席作为结婚嫁娶的必备物品成为了当地人的重要风俗。

解放以来,道滘是草织主要镇区之一,草织品有草篮、草盒、提花席、方席、蒲团席等品种。但自1979年开始,原材料短缺价格上升,造成草织行业走下坡路。1983年起,东莞推行引淡驱咸,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又因国际水草市场滞销,草席行业逐渐消失。后来塑料制品的发展完全取代了原来草织产品的`市场,东莞两千多年的传统手工草织业,被逼停产。

广东潮州铁枝木偶戏

简要描述

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是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

历史

潮州铁枝木偶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其发展过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面)、"圆身纸影"(立体)而成为现在的木偶,故操纵仍保持皮影戏的特点而称为铁枝木偶。

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制作工艺

铁枝木偶的偶头是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份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

表演特点

潮州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戏班演出时要先搭建舞台,台上铺着草席,操纵木偶的人盘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资历较浅的人,叫中剧。左侧的人叫副剧,是操纵偶人的第二把手。位于台上右侧的叫作正剧,是戏班的核心人物,现在潮州一带流行的方言中,还把持正剧的比作一个单位的负责人。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9人组成,操纵、演唱、伴奏各3人,剧种角色多的时候,操纵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木偶戏班大多由家庭组成,大班多时有十几个人,小班只有五六个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现状

由于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时尚的改变,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木偶班大多为半农半艺,是松散形业余艺术团体,对木偶戏的研究传承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高难表演技艺面临失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传承。

广东高州木偶戏

简要描述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傀仔戏",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高州木偶属杖头木偶,始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在福建布袋木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几百年来,高州木偶戏广泛流传于高州的村村寨寨,高州市28个镇、街道办中23个有傀戏班。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心目中,"鬼仔戏"是儿时久远而温馨的记忆。在二三十年前,在逢年过节或婚娶喜庆的日子,村民们都会不惜耗资请一台木偶戏,往往一个艺人一担箩筐一个布架子一个锣鼓几个木偶就成了一台木偶戏的全部"家当"。每当锣鼓一响,便人头挤拥,群众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小小的木偶戏台围个水泄不通。那木偶戏艺人仿佛有三头六臂般,这边敲打锣钹,那边手脚并用将木偶舞弄得令人眼花缭乱,同时还要嘴里根据生、旦、净、丑不同角色唱出、说出不同腔调。歌声、笑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锣鼓声和木偶戏特有的音调在夜空中传得很远很远。

艺术特色

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逢年过节或农闲时,木偶艺人便肩挑着木偶箱,走村串巷,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木偶艺人不仅能使木偶的头部、手臂、肘、腕、指和腰腿伸曲灵活自如,还可令其眼、口张合生动逼真。表演时,可以令木偶开合扇子、穿衣、戴帽、斟酒、拿书、写字、开弓射箭等动作,一举一动,准确自然。而且,木偶的操作、唱腔对白、锣鼓敲打等全套表演艺术,均由一个艺人完成。艺人熟练的操作技巧,明快的曲艺唱腔,激昂的锣鼓点击,令人赞叹不绝。

清末发展了中班。高州木偶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只需一小块空地就可以搭台演出;在时间上,一年四季都有演出,但以春季为最盛,元宵、年例和喜庆节日演出木偶戏娱神娱人。

表演特点

高州木偶戏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为7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高州木偶像头雕刻精巧,表演技艺精湛,偶像可作眨眼、喷烟喷火、杀头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是一门融会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诸元素的民间戏曲艺术,是优秀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先有傀戏,后有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现状

高州木偶戏现在面临生存危机和失传的危险。社会转型,强势经济冲击,文化多元化,青年人娱乐取向转变,观众剧减使高州木偶戏生存发生危机,木偶艺术后继乏人,一些著名木偶艺人后代不愿继承衣钵,社会上也难找人传承,高州木偶戏确实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广东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境内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池湖贝坵遗址及周边地区陶器的发现,唐宋遗迹。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便有大量陶器的制作。宋以后,枫溪成为陶器生产中心,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枫溪陶瓷一奇葩,从清代中期,枫溪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枫溪手拉朱泥壶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枫溪朱泥壶手拉工艺采用手工拉胚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手拉的朱泥壶用料选用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技艺单绝。枫溪朱泥壶题材广泛,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具有精湛的传统工艺特点和实用功能,文化价值。

枫溪手拉朱泥壶现有创作队伍星散,随着时代变迁,不少人为生活改弦易辙,造成从艺人才青黄不接,技艺难以为继,从艺人员和作品大量萎缩,一些技艺已处濒危状态。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对保护突出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手拉朱泥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手拉朱泥壶

苗族手工艺银饰精品

头饰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

(一)银角

银角分三种类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

西江型: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 高出底面约1厘米。西江型银角因体积大而颇具恃色。其宽 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佩戴者身高的一 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 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 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西江型银角造型简朴, 线条明快,最具古风。

施洞型:施洞型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 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颇类扇骨而得名。银角主纹亦为二龙戏珠,龙、珠皆单独造型制作,用银丝同主体焊连。两角 顶端为钱纹,四根银片高过两角。顶端为蝴蝶,蝶口衔瓜米垂穗。银片间立六只凤鸟,展翅欲飞。各型银角中,施洞型 银角造型最繁绸奢华,制作亦最为精细。佩戴者行走时,银角上龙风颤动,跃然譬项 。同为银扇形的舟溪苗族银角,两角间有数恨扇片不等,无装饰,薄而轻"排调型银 角同上述两种银角有所区别。

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针,而是 靠银片紧裹头帕起到固定作甩。

其二,是银角似角似羽。两 角一分为二,远观似角,近观如羽。正中开出一文,顶端则 明显为变形银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鸡羽。造型主题的含混冲 突,是根植于造型者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多元表现意识的物化。经实地考察,排调亦为巫术发达地区,当地敬奉的神低 共148种。

海南手工艺品的民族特色

海南中线一带主要居住黎、苗族,流行民族手工艺品众多,有黎、苗族的纺织品、根雕、竹雕、银饰、铜件、贝类。其中最著名的是黎族纺织品,有黎锦、挂包、头巾、花带等,色彩鲜艳,图案古朴,富于装饰性。

苗族的纺织品也很精美,特别是蜡染,质朴中透着灵秀,非常有特色。中线佛珠种类众多,选择广。有著名的被列入世界“四大明珠”的星月珠、金刚珠。(另两大明珠为:玉珠、象牙珠)

此外,屯昌盛产水晶,经过雕琢后成为晶莹剔透的水晶制品,可买些小挂件作为纪念。

在五指山也可去土特产商店、小摊铺甚至是小村寨,都是购买红茶、五哥苦瓜茶、、野生灵芝宝、五哥灵芝茶等土特产的好地方,而五指山的物品则多以黎苗民族手工艺品和山珍为主。

《广东莞草手工编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